当前位置: 首页 > news >正文

数据结构 第三章 栈和队列(队列)

感谢:点击收听

1 基本知识点

1、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(front)
2、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(rear)
3、当队列中没有元素时称为空队列
4、顺序队列:

1 使用顺序表来实现队列
2 两个指针分别指向队列的前端和尾端
**3 如果队列的大小为MaxSize个,那么元素的下标范围从0到MaxSize-1**
4 假设队头指针front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,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尾元素

顺序队列存在“假上溢”现象:
由于入队和出队操作中,头尾指针只增加不减小,致使被删元素的空间永远无法重新利用。
当队列中实际的元素个数远远小于向量空间的规模时,也可能由于尾指针已超越向量空间的上界而不能做入队操作。

5、循环队列
请添加图片描述

1 满队列条件:Q.rear = Q.front;
2 空队列条件:Q.rear = Q.front;
如何区分? 

区分队列是满还是空:

1 牺牲一个存储空间(front与rear是相邻的而非相等的)
2 引入一个标志变量flag区别空和不空
3 使用计数器count

请添加图片描述
请添加图片描述
如果选择牺牲一个空间的方法,那么满队列的判断条件为:

(rear+1)%MaxSize == front

队列为空的条件依然是:

front == rear

入队为:

rear = (rear+1)%MaxSize

出队为:

front = (front+1)%MaxSize

获取队列中元素的个数:

(rear-front+MaxSize)%MaxSize

6、链队列(使用单链表来实现队列)

1 使用无头结点的单链表表示队列
2 表头为队头,表尾为队尾
3 设置头尾指针,方便对表的两端进行操作

初始时:front = NULL;rear = NULL;
链队列的基本操作:

**1 入队:**
if(rear == NULL)//原来的队列就是空的
	front = rear = newnode;//入队元素不但是队首也是队尾
else{
	rear->next = newnode;//在队尾入队
	rear = rear->next;//修改队尾指针
}
**2 出队:**
需要考虑队列是否为空、队列是否只有一个元素
if(队列为空)
	退出
else
	队列非空
	那么需要
node* p = front;
value = front->data;//保存队首元素
front = front->next;//在队首出队
free(p);
//如果原来只有一个元素,那么出队之后为空
if(front == NULL)	rear = NULL;//修改队尾指针
return value;

2 典型题目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注意:数组A的长度为m+1
请添加图片描述

注意:队列中只有一个元素的情况
请添加图片描述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请添加图片描述

3 算法题目

1、
使用两个栈来模拟队列
请添加图片描述
2、
请添加图片描述
入队:

Queue Queue_in(Queue Q,int e){
	//如果队列不为空,并且rear等于front
	if((Q.tag == 1)&&(Q.rear == Q.front)){
		//打印队列已满
		printf("队列已满\n");
	}else{
		//入队
		Q.rear = (Q.rear+1)%m;
		Q.data[Q.rear] = e;
		if(Q.tag == 0)
			Q.tag = 1;//队列已经不为空
	}
	return Q;
}

出队:

ElemType Queue_out(Queue Q){
	if(Q.tag == 0)
		printf("队列为空\n");
		//退出
	else{
		Q.front = (Q.front+1)%m;
		e = Q.data[Q.front];
		if(Q.front == Q.rear)	
			Q.tag = 0;//空队列
	}
	return e;
}

3、
请添加图片描述
入队:

Queue Queue_in(Queue Q,int e){
	//表示队满
	if(Q.length == m)
		return 0;
	else{
		Q.rear = (Q.rear+1)%m;
		Q.data[Q.rear] = e;
		Q.length++;
	}
	return Q;
}

出队:

ElemType Queue_out(Queue Q){
	if(Q.length == 0)//队列为空
		return 0;
	else{
		int front = (Q.rear-Q.length+1+m)%m;//获取队头元素
		Q.length--;
		return Q.data[Q.front];
	}
}

相关文章:

  • 数据结构 第三章 栈和队列(队列)
  • 自制DAPLink 基于ARM官方源码以及STM32F103C8T6
  • 极限存在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——“高等数学”
  • 【二叉树】java实现代码,详解二叉树,带大家更深刻的掌握二叉树递归思想
  • VMWare 移动Linux CentOS 7虚拟机后连不上网怎么办
  • Opencv调参神器——trackBar控件
  • 打工人必知必会(三)——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那些事
  • 零基础学JavaWeb开发(二十六)之 nginx(2)
  • Bug:SpringBoot类文件具有错误的版本 61.0, 应为 52.0
  • 【Quicker】您的指尖工具箱
  • Python---学生管理系统(pyinstaller)
  • java多线程的使用
  • 编译原理学习笔记14——属性文法与语法制导翻译1
  • 虽迟但到,我的2022年终总结
  • 蓝桥杯刷题015——最少刷题数(二分法+前缀和)
  • Java基础语法——方法
  • leetcode 208. 实现 Trie (前缀树)
  • 11.Java方法的综合练习题大全-双色球彩票系统,数字的加密和解密等试题
  • 星德胜冲刺上交所上市:计划募资约10亿元,朱云舫为实际控制人
  • FreeRTOS-信号量详解